汉水源道教文化论坛

标题: 人生修养篇 [打印本页]

作者: jinx    时间: 2012-1-7 20:22:14     标题: 人生修养篇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孙叔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有过一段关于立德的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谓也?”孙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说的是世事流转,万物不居,有什么能成为不朽呢?其实,世间很难找到不朽之物,但人有三种行为,即立德、立功、立言所形成的精神却能够世代相传,久而不废,应属不朽。其中立德最为珍贵,当居太上首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不朽”学说。
  对人来讲,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容易被忽视,可它却是人所必备的。从精神上来说,德是为他的真诚善念,是为众的精神特性,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和标志。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的差别在于人有德性,只有守住德性,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同时,德也是人的立世之本。人生在世,责任在肩,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堂堂正正的立足于世。可是,许多人的责任意识甚微,他们注重名利而忽视德性,致使争名夺利之事随处可见,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为人之道。《礼记》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乃身外之物,是过眼烟云;德乃自身之宝,将永世相随;德是未来命运,又是传世之宝。正因为这样,古代圣人把德视为自己真正的生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由此而来。
  德是内存于己的素质,立德必须修身。宋代欧阳修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他认为,君子与小人并非天生注定,人格高下取决于自身的修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只重做事不重做人,只想赚钱当官,不修自身品德,就会道德下滑,人格蜕变;相反,重视做人,注重修养,世俗小人也会成为有德君子。《大学》曰:“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修身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是否符合做人重德的要求,儒家称为自省。孔子和他的弟子都非常重视反省自身,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人们,见到贤德要向人学习,见不道德之事应当以此为镜向内照照自己,看自己是否也有此不良之心。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讲了自己的修身之道,他每天都要多次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做到了真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信义;对学习的做人道理是否贯穿于自己的行为实践之中。历史上的贤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范,诸葛亮就是突出的一位。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率兵出祁山北伐中原,任用马谡做先锋,据守军事要塞街亭,但马谡刚愎自用,丢失了街亭。诸葛亮不循私情,挥泪斩马谡,并为此深刻反省自己。在向后主刘禅上书《街亭自贬书》中,他深刻检查自己用人不当导致失败,街亭一事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并自贬三级,以承担此责。刘禅只好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依然统领全军。“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经常内省自咎,才能成贤至圣。
  自省之后就要改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勇于和善于改过以免再犯,先贤对此都很重视。孔子曾反复强调有过必改,他主张“过则勿惮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他本人非常欢迎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并认真改正,“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看到颜回 “不迁怒,不贰过”,非常赞赏这种闻过则喜,知过必改的可贵品质。历史上关于修身改过的事迹很多,廉颇负荆请罪,曹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等都是广为流传的佳话。刘备也有一段悔过自疚的故事。一次,刘备酒后与庞统发生争执,他带着怒气对庞统发作:“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简直在驱赶庞统。半夜酒醒后,他记起自己的失言,“大悔,次早穿衣升堂,请庞统谢罪曰:‘昨日之言,惟吾有失。’庞统曰:‘君臣俱失,何独主公,’玄德亦大笑,其乐如初。”改过是弃恶从善,完善自己,是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修身之道。
  克己自律、独善其身也是修身的重要方面。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元代大学者许衡,一年夏天路过某地,天热口渴,适逢路边有棵梨树,人们都去摘梨止渴,唯独许衡端坐树下。有人劝他也去摘梨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来享用的。劝他的人说:现在世道混乱,这棵梨树恐怕早就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无主,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了吗?许衡在乱世能守住自己的良心本性,这是对自己心中之主负责的表现。历史上的贤良大德都是经过严格的律己修身成熟起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历史上的贤德明君,关键在于注重修养,严格律己。他把百姓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指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以天心民意为准绳,严以律己,谦恭自守,勤于纳谏,从谏如流。皇帝率先修身,带动群臣百姓修德向善,天下人都成为有德之士,社会自然富庶太平,从而开创了富而有德的盛世天下,被称为“贞观之治”,成为后世治国的楷模。
  古人修身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在孔子心目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圣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他们的道德践行又建树了“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功业。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己承认,他并非天生就是圣人,而是经过一生的修养磨练,最后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必须经过修养磨砺过程,道德修养要从细微小事做起。三国时刘备遗诏后主刘禅,告诫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要注重自身修养的点滴积累,才能修出贤良高尚的品德,从而使人敬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圣贤的高尚品格往往在穷达生死考验中得到升华。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松柏在万物凋零的严冬仍然生机勃勃,傲然挺立,高尚圣贤在艰难考验中坚贞不屈,光辉耀目!








欢迎光临 汉水源道教文化论坛 (http://www.msjld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