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源道教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查看: 70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美不言,大美不言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5 14:17: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美,这玩意儿,谁都有感受。但美究竟是什么?谁都说不清。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此,我们平常之所谓美,有点狭隘了。


美是一种精神体验,通俗地说就是感受。现在人们形容感受一般用强弱,不说大小,庄子何以说“大美”呢?我想,他已经超越了我们平常谈及的那些美,直指美的根本或根本之美。这种美有形态,但又无形态,其重要特征或标准就是“不言”。“不言”就是不受人和知识的束缚,就是自然而然。呵呵,吾辈浅陋,妄谈美,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然而再想,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美还存在吗?当然,客观上是存在的,但意义就没有了。


记得好几年前看过一片文章叫《抢救对季节的感觉》,具体内容早忘记了,只记住这个名字。诚然,久居城市,温室的环境,哪还有层次分明的四季呢?我们对天地的感受早已退化,不认识,不畏惧,不崇拜,不向往。对自然的概念,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屏幕上,停留在想象中,停留在短暂回乡的那一瞬间。


在我的头脑中,天地乃自然之代表。天可感,但不可知,于是人们很早就对天充满敬畏感。《论语》中,孔子和子贡曾有一段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翻译过来,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问:“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记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这个对话的背景已无从考证。事实上孔子没少说话,若真的“无言”,何以有《论语》?但孔子所言“天说了什么呢?”又很深刻,直接明示:天道有序,无需言说。


中国儒道,同根同源?孔子“予欲无言”,是一种顿悟。老子也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当时不理解,读《三字经》,其中有句话叫“三才者,天地人”,那么人就是“冲气以为和”的产物。人本属自然,然与天地并列,这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壮丽之花,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存智慧。


老子又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外还有一个“自然”吗?肯定没有。这个“自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物理世界”的唯物的自然,而是“道”本身,即本来如此,自然而然。天地有一个特性,就是“无言”,或者说“不言”,因为它不会言。天地虽生万物而不居功、不言说,于是自然显现的都是美的。


突然想起禅宗十六字心传,即“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认为语言在传递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意义,有时会成为明心见性的障碍。因为语言不可靠,所以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主张顿悟,从而达到主体与本体的冥合,这就使得禅具有了超理性、超逻辑性的特征。唐朝开创了临济宗禅风的黄檗禅师说:“终日说,何曾说。终日闻,何曾闻。所以释迦四十九年说,未尝说著一字。”实际上,禅宗一边讲“不立文字”,一边仍使用文字,历史上留下的那些语录、灯录、偈语不都是语言文字嘛,而且这些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至于唐朝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语不涉难,苦不堪忧”,也不要太当回事。


说禅的确有点玄乎了,还是说说平常人的感受。“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是一种美;“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一种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一种美;“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是一种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种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一种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一种美。这些都是观察到的美,而且天地有情,余味无穷。




拉杂写来,不知所云。看此文者,得意而忘言,乃吾之所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2#
发表于 2012-6-11 13:02:59 |只看该作者
高人啊,真是好东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3#
发表于 2012-6-18 09:34:1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Archiver|汉水源道教文化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 2011 msjldf.com All Right Reserved.  GMT+8, 2024-12-31 02:0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