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韩诗外传》记载了一个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一次宋国发大水,鲁国派人慰问宋国说:大雨下个不停,致使我国的河水暴涨泛滥,连累到你们,真是对不起啊。宋国国君却说:这洪水是我的德行不足所致,我使用民力不当,也不够敬天,没有做好斋戒祭祀。这是上天给我的惩罚,又造成你们君王的担忧,真是惭愧啊。 孔子听到后说:宋国能够在天灾面前反省自己的过错,做得很好,会没事了。宋国君主听说孔子的话之后,早起晚睡,勤政爱民。三年后,宋国大丰收,国泰民安。孔子曾经说过,自己把上天看作父亲一样看待,遇到迅雷暴雨,就如看到父亲发怒,即使是夜里,自己也一定要起来,穿戴整齐坐好。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古人一直保持着对天的敬畏。古人不但崇拜“天”,而且崇拜的还要是“天”中那个最老的,是谓“老天爷”;把皇帝叫做“天子”,即天之子,当然也要受到天理的约束。所以古代君王遇到天灾,多数视为上天对自己过错的警示,很多皇帝要下“罪己诏”,表示忏悔。但如果心意不诚,不能善待百姓,也不能改变状况。 康熙大帝一生勤政爱民,每逢天灾都会检查自己的过错。《清圣祖实录》中有一段康熙的自述,大意是:我已经当政56年了,大约有50年都在祈雨。每到秋收,都是丰收。那次遇到旱灾,我就在宫中祈祷,长跪三昼夜,只吃点清淡的菜。连油和酱都不敢用,以表达我斋戒的诚心。第四天徒步到天坛再祈祷。忽然间云雨大作。后来才知道,那一天,全国各省都下了雨。所以我说,精诚所至,天地一定会有所感应。 古人认为,执政者重德、顺天意而行能够福泽百姓,反之则会招致天谴、殃及百姓。人们能够有敬天之心,畏惧因果报应,才会在内心自我约束,使社会的道德得以维系。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真的值得我们去反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汉水源道教文化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 2011 msjldf.com All Right Reserved. GMT+8, 2024-12-31 01:25